连日来,嗨徽州·2023全国民谣歌手大奖赛初赛海选先后在徽州区呈坎、西溪南古村落、岩寺临河丰乐驿多地PK上演,来自上海、重庆、辽宁、四川、河北等地及安徽省内42支乐队的70余名专业民谣歌手、音乐爱好者同台竞技、倾情演绎,用婉转的民谣歌声,展现对徽州、对生活的诠释和热爱。
(资料图)
徽州民谣,是年迈的长者,留下穿过岁月的跫音,记录着岁月变迁的轨迹,裹藏着乡村难忘的记忆,蕴藉着一代代徽州人的乡愁。而乡村民谣大赛,也为民谣爱好者提供了展示舞台。以民谣为特色的演艺业态逐渐崭露头角,成为黄山文旅市场的新秀。
徽州有民谣,承载乡愁记忆
“岩寺街,一团圆,二位相公在茆田。滕王庙,三神殿,四眼井,在巷边,五首龙关大桥上……”2021年5月5日,徽州民谣小型乡村音乐会——“民谣与民谣”外婆的吟唱与新生民谣在徽州区西溪南镇精彩开唱,耄耋老人郑光楣精神矍铄、笑容满面,现场传唱记忆中的旋律,这也是黄山市非遗保护中心与安徽省非遗保护中心合作启动的徽州民谣“寻谣计划”的首场活动。
“我们希望通过挖掘整理,引导更多人了解徽州民谣蕴含的思想理念、传统美德和人文精神,推动徽州民谣的研究阐发、普及教育、实践养成和保护传承。”黄山市非遗保护中心工作人员介绍,徽州民谣“寻谣计划”自2021年启动以来,“寻谣”队员们多次走进祁门、休宁、黟县、歙县等区县,开展地毯式搜索,通过走访调查、现场传唱等方式将口口相传的民谣转变为字字有据的文本。
最好的保护,就是传承;做好非遗保护与传承,关键在人。近年来,越来越多曾经的民谣记录者,化身为民谣传承者,今年69岁的方有土就是其中一员。在乡镇文化站工作期间,他曾多次下乡入户搜集歌谣,编印《苏村民歌集》。如今,他不仅是徽州民歌的市级代表性传承人,还经常在县市里演出,闲暇之余,他也会和一群老伙伴们自制二胡,在家门口搭台合唱民歌民谣、交流切磋。
徽州民谣的传承在民间,还在校园。在黟县示范幼儿园,5岁的小男孩查云翰用方言吟唱着民谣《一个囝》,一招一式老练的样子映衬着稚嫩的小脸,生动可爱。“这种一问一答的民谣形式既锻炼了孩子的语言能力,也让孩子了解生活日常。”幼儿园园长吴碧燕说,民谣在民间传承更多呈现的是自发性和不确定性,而学校的传承就提供了一个更规范化的平台。从20世纪90年代开始,黟县示范幼儿园就将童谣纳入了教学计划,将民谣传承的种子从小埋下。除了将民谣纳入常态化教学,越来越多的民谣传唱录制活动也以“非遗进校园”的活动形式走进校园,走进孩子们的心里。
为了让徽州民谣走得更远,近期,由黄山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和时代新媒体出版社联合打造的民谣绘本《画说徽州民谣》正式面世,21首民谣生动呈现了徽州地区的民风民俗、徽州方言的韵味无穷和徽州人最熟悉的童年回忆。
歌谣绕黄山,畅享诗与远方
莹莹星火,那是手中点亮了的手机;浅浅吟唱,掀起每一个观众心底的波澜……坐在河街码头的石阶上,目之所及,灯光璀璨;耳畔听风,歌音袅袅。
这是今年暑假期间,屯溪河街码头,昱见艺术·江畔音乐会的现场。它火了一个暑假,也留下了一段浪漫的记忆。
今年5月开始,在屯溪区文旅体局、屯溪区文化馆的支持下,“昱”见艺术江畔音乐会在每周六晚举行。河街码头成了网红打卡地、心灵休憩地。每到音乐会的夜晚,石阶上座无虚席,人气爆满,大家热闹玩耍,倾听音乐,共度美好夜晚。现场的火热也成了线上刷屏出圈的热点。去不了现场的网友们通过微信朋友圈、小视频、抖音,也感受了一把音乐会的氛围。
“音乐是有力量的,让喜欢音乐的人聚在一起,听听歌,感受这座城市的诗意和温暖。”河街后海酒吧负责人王宇,是后海T3乐队的主唱。他和他的T3乐队,是江畔音乐会的发起者之一,也是音乐会的“台柱子”。
在北京创办了后海酒吧一条街,因为爱情邂逅黄山,感受到黄山这座秀美小城的宜居与温暖后,王宇将后海酒吧“搬”到了屯溪河街。而在他的感染及影响下,越来越多的音乐人,也有意来到黄山,或者正在来黄山的路上。
当下,人们的生活越来越好,开始愈发注重精神世界的满足。旅行,便是满足需要的一种方式。而旅行民谣,也由此应运而生。“民谣,原本是指起源于民间的一种歌谣,但是现在我们所说的民谣,可能用城市民谣这个概念更准确。”王宇告诉记者,以云南大理、丽江为代表的很多“网红”城市,其“走红”背后的原因,就是因为音乐人的聚集、原创音乐的盛行,才让城市赋予了浪漫的文艺气息,延伸了城市旅游的内涵。旅行民谣,也正是赋予旅行诗意化的音乐符号,让听歌曲的人,享受旅行,聆听快乐。
“黄山的山水资源,人文底蕴,天然就具备了成为‘网红’城市的所有条件,我们希望,以民谣的方式,为黄山这座小城的发展贡献来自音乐的力量!”王宇说,他们正在谋划一个城市网红计划,挖掘和培养出当地的音乐人才,通过现场演绎+线上直播的方式,提升和检验歌手实力水平。同时,对城市而言,充满现场感的音乐演奏方式,也会给市民和游客带来更多全新的沉浸式体验,用音乐的力量,让小城居民感受家门口的诗与远方,也让更多的游客流连忘返。
记者手记
当下,在旅游业高水平复苏、高质量发展的过程中,音乐这种媒介正发挥着越来越大的作用。
无论是利用音乐节、livehouse等不同规模的线下音乐演出吸引游客,还是打造城市主题曲在全网为一座城市提高知名度,音乐与城市文旅的结合方式丰富多样并在不断创新变化。
对当下的黄山而言,徽州民谣的保护与传承,不能只是少数人的坚守,更需要各方力量的参与,让传承千百年的非遗在新时代再现华章;同时,我们更应该主动拥抱以旅行民谣为代表的现代音乐演绎等演艺业态,以音乐为突破口,解锁城市文旅消费的新场景,为游客提供感知一个旅游目的地的新渠道。希望接下来,黄山也能拥有自己的特色音乐活动和知名城市歌曲,让音乐助力黄山文旅产业“破局”“出圈”。
值班编辑:程红妹
Copyright@ 2015-2022 聚合网 版权所有 备案号: 蜀ICP备20020779号-2 联系邮箱:nuoxi 7979247 @sohu.com